地名“台灣”的由來 2009-10-13 15:46 來源:海峽之聲網 編輯:趙輝 明朝時,現在的台灣省台南市安平區是閩南人民與台灣先住民最頻繁往來的地區。這 地方原本只是露出海上的沙洲島嶼,與台南市隔著臺江內海。當時,閩南人把這些沙洲島 嶼形象地命名為鯤鯓,意思是如大魚一樣浮在海面上。當時海上排列七個島嶼,閩南人依 次稱為一至七鯤鯓,其中一鯤鯓面積最大。當時島上有植物和水源,地勢低下,漲潮時低 平處沒入水中,閩南漁民和原住民依靠撈捕維生,船隻是謀生和交通的主要工具。 當時這地方的先住民是西拉雅族平埔社,他們稱一鯤鯓島的讀音為Tayovan。閩南人 根據這個讀音譯成漢字,讀音由於閩南不同地方人的方言差異,有大員、台灣、臺窩灣、 大灣等。其中大員和台灣最常見,且閩南語讀音相同。 明朝末年,荷蘭人佔據澎湖,被明朝驅逐。1624年,荷蘭人從澎湖撤退到一鯤鯓島, 沿用“台灣”(Tayoan,Taiwan,Taoao)的讀音稱呼一鯤鯓。荷蘭人在台灣築堡壘,名為 奧倫治城(Orange),1627年改名為熱蘭遮城(Zeelandia),1629年將城改建為磚石城。閩 南人稱大員城或台灣城。 與一鯤鯓島隔港相望的赤嵌(今台南市區)是平埔族新港社居住地,當時已有許多閩南 人居住此地。1652年9月,爆發了郭懷一為首的反抗荷蘭人統治的武裝起義。荷蘭人鎮壓 起義以後,于1653年在赤嵌地方以磚石建造新城,命名為普羅汶蒂亞城。閩南人把它稱為 赤嵌城、赤嵌樓、紅毛樓、番仔樓。兩岸的開發使大員港開始淤積變窄,距離接近。 1662年鄭成功收復台灣,設一府二縣。鄭成功把反清復明、奉天承運的政治理念貫穿 在地名中。改台南的赤嵌城為明京,稱東都,表示其恢復大明王朝之志;建承天府,設天 興縣和萬年縣,都表示反清復明、建立台灣根據地是順承天意,疆土萬年永固的意思。改 荷蘭人建在一鯤鯓(台灣)的熱蘭遮城為安平鎮。 被稱為台灣的一鯤鯓島,隨著閩南人的開發建設,逐漸淤積,面積不斷擴大,台灣的 地名區域也隨之擴大。荷蘭人統治時期,台灣經過幾次建城,已經開始淤積,但這一時期 北線尾與一鯤鯓之間,仍然是進出臺江內海的主要航道。荷據時代以台灣城作為在臺商業 活動的指揮地,陸地逐漸擴大。 鄭成功收復台灣後,實行屯田制度,軍隊開荒自籌軍糧,於是一鯤鯓和承天府之間的 安平大港淤積更加嚴重,不能通航,船隻改由鹿耳門進出。原來的砂丘之間的低地,也逐 漸高出海面,島上的各聚落逐漸形成。明鄭時代的安平鎮,許多福建沿海一帶的漁民在此 定居,逐漸形成聚落,即現今的王城西、灰窯尾,海頭、十二間、港仔尾等,但是仍只能 就城四週的高地居住,當時各居民以渡口的媽祖廟為信仰中心,多以出海捕魚作業為主。 這些居住點地勢稍高,離水準面有5公尺左右。而這時現台南市陸地的開發更加迅速,水 土流失日益嚴重,溪水挾帶的泥沙不斷的淤積,臺江內海的面積逐漸縮減,安平與台南市 之間的聯繫日益密切。由於一鯤鯓島是早期大陸移民登陸台灣的最早、最頻繁地點,所以 人們認定登陸的地名為台灣。稱呼一鯤鯓島嶼的台灣地名,擴展到台灣本島地區。 鄭成功死後,子鄭經即位,改東都為東寧,有保安寧之意。清朝一面進行武裝鬥爭, 一面對鄭經招安。而鄭經一面積極進取,繼續反清復明,一面也同清朝進行談判,作為政 治鬥爭的手段。在談判中,鄭經稱台灣為東寧,而清朝不承認東寧,稱東寧為台灣。 康熙二十年(1680)正月,鄭經突然病逝。鄭氏集團內部因諸子爭立出現內訌。訊息傳 出,內閣學士安溪人李光地等力主應乘機攻取台灣,並與閩督姚啟聖等上疏保薦時任內大 臣的晉江人施瑯為福建水師提督,率兵攻臺。同年六月,施瑯率領攻臺大軍自銅山出兵, 在澎湖一舉殲滅了由劉國軒率領的鄭軍主力,台灣已是風聲鶴唳,鄭克塽逃生無路,不得 不納款投降,清朝至此統一台灣。 清朝統一台灣之後,為了消除明鄭政權復興明朝的政治思想,廢除明鄭時期的府縣地 名,但對於台灣或守或棄,並無定議。當時靖海侯施瑯力主留臺,得到大學士李蔚等人的 支援,康熙皇帝乃決定將台灣納入大清版圖,設立台灣府,下轄台灣、鳳山、諸羅三縣, 台灣作為指稱全臺的行政地名至此正式確立。 綜上所述,地名台灣既有先住民的地名讀音,也有荷蘭人的地名讀音,然而最重要的 是閩南語的讀音和漢字的譯文。閩南文化在地名台灣的內涵發展與意蘊確立中,起了關鍵 的作用。 (陳名實 黃德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