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異處
這裏顯示兩個版本的差異處。
annan:spot_luerhmen_temple [2024/10/14 12:48] 127.0.0.1 外部編輯 |
annan:spot_luerhmen_temple [2025/04/01 17:33] (目前版本) kenski |
||
---|---|---|---|
行 2: | 行 2: | ||
=====Temple:: | =====Temple:: | ||
====鹿耳門==== | ====鹿耳門==== | ||
- | 位於台江內海北線(汕)尾島與隙子島之間的港汛,1661年鄭成功登陸台灣、打敗荷蘭人的第一現場。# | + | > 位於台江內海北線(汕)尾島與隙子島之間的港汛,1661年鄭成功登陸台灣、打敗荷蘭人的第一現場。# |
- | > 高拱乾《台灣府志》「鹿耳門台灣咽喉也」 | + | >> 高拱乾《台灣府志》「鹿耳門台灣咽喉也」 |
- | > 徐懷祖《台灣隨筆》「鹿耳門為台灣門戶」 | + | >> 徐懷祖《台灣隨筆》「鹿耳門為台灣門戶」 |
* 北汕尾聚落 媽祖宮村(顯宮里與鹿耳里)及南邊的四草庄,目前仍然保持小小漁村與鹽舍之部落型態,東臨濱海公路、北依鹿耳門溪、南靠**台南科技工業區**與四草野生動物保護區 | * 北汕尾聚落 媽祖宮村(顯宮里與鹿耳里)及南邊的四草庄,目前仍然保持小小漁村與鹽舍之部落型態,東臨濱海公路、北依鹿耳門溪、南靠**台南科技工業區**與四草野生動物保護區 | ||
- | * 四五堡漁港/ | + | * 🔗[[geog: |
- | * @[[annan: | + | * 🔗[[annan: |
====鹿耳門天后宮==== | ====鹿耳門天后宮==== | ||
* [[temple: | * [[temple: | ||
* [[fb> | * [[fb> | ||
- | | + | |
- | * 位昔日北汕尾島,主祀[[temple: | + | * 位昔日北汕尾島,主祀[[temple: |
- | * 左廂房奉祀延平郡王,因開基媽是當初漲潮水助鄭成功登台的駐軍媽祖 | + | * 左廂房奉祀延平郡王,因開基媽是當初漲潮水助鄭成功登台的駐軍媽祖 |
- | * 鎮殿媽祖高12.8尺,自民國71年安座以來受香火燻黑,但惟唇紅蔫如新 | + | * 鎮殿媽祖高12.8尺,自民國71年安座以來受香火燻黑,但惟唇紅蔫如新 |
- | | + | |
+ | ====Festival=== | ||
+ | > 歲時節慶皆依季節時序而舉行,有封印大典、年夜祭、媽祖年、迎喜神、跋四季籤、慶元宵...等 | ||
* 迎喜神 | * 迎喜神 | ||
* 基本上是官式三獻禮儀式,不過加進了相當精緻的禮樂和舞蹈,舉行報春,為大地的開春,獻上了雅中有俗,俗中帶雅的大禮。 | * 基本上是官式三獻禮儀式,不過加進了相當精緻的禮樂和舞蹈,舉行報春,為大地的開春,獻上了雅中有俗,俗中帶雅的大禮。 | ||
行 23: | 行 26: | ||
* 主戲迎喜神,分五寶迎喜神、初獻禮、亞獻禮、終獻禮、撤撰和望燎等儀式。 | * 主戲迎喜神,分五寶迎喜神、初獻禮、亞獻禮、終獻禮、撤撰和望燎等儀式。 | ||
* 鹿耳門天后宮迎喜神與封印圓壇兩大儀典,2013/ | * 鹿耳門天后宮迎喜神與封印圓壇兩大儀典,2013/ | ||
- | ====Festival==== | ||
* 三郊鹿耳門寄普 | * 三郊鹿耳門寄普 | ||
* 三郊 當時台南府城透過[[centerwest: | * 三郊 當時台南府城透過[[centerwest: | ||
行 52: | 行 54: | ||
<iframe src=" | <iframe src=" | ||
</ | </ | ||
- | {{tag> | + | {{tag> |
[< | [< | ||
{{section> | {{section> |